首页 灵异 阖棺

第32章 寒意

阖棺 南帷 5602 2022-05-07 17:21

  魏无可轻轻将三奶奶放下,这时候,他觉得三奶奶想往他手里塞东西,悄悄接过来一看,是个绸布袋子,很小,不过上面密密麻麻绣满了小字,口子应该是刚才被匆匆系上的,系的还有些松散。

  他摸了摸袋子里面,是一颗珠子,上面凹凸不平的,竟与他在黑龙村得到的那两颗差不多,只是手里这一颗比那两颗中小的那颗还要小上一圈。

  魏无可悄悄将珠子收进袋子,他不知道为什么三奶奶将这东西给他要如此神神秘秘,但既然三奶奶这么做,自然有她的心思。

  “走吧,咱们进去。”

  三奶奶将竹篱笆的一个栅栏拉开,径直走了进去,她先走到晾衣杆旁,将晒干的衣服收了收,一手挽着衣服,又走到晒干豆角的篮盘旁边,将里面的豆角翻了个边,而后堆成一摞,似乎想将它搬进屋子。

  “三奶奶,我来。”

  魏无可生怕三奶奶搬着那么大的篮盘有什么闪失,连忙冲上前去将其端起。

  只是在走近窑洞的时候,魏无可回过身子抬起头看了看天。

  此时日头正盛,按理说应该是最好晒东西的时候啊。

  “三奶奶,现在收了这些,不是浪费这么好的太阳了。”

  三奶奶苦笑着摇了摇头,用近乎喃喃自语的声调小声说道:“唉,老了忘性大,这会儿的太阳正好,但过了这阵子就差了,我又不记得,索性见到了就收了,好了,都进来坐吧。”

  走进窑洞中,众人发现这比外面看上去要大了四五成,大门对着的是一个灶台,上面架着一口黑铁锅,灶口放着一把椅子,一把火叉,一堆干柴。

  进门右手边,是一张有些油腻的木桌,上面摆着三副碗筷,旁边一个木橱柜,柜子有些泛黑,上面有着不少被虫蛀坏的洞,看着有些年月了,柜门上两个铜拉环,拉环下各钉了一个铜钱,柜子上有一张泛黄的照片,照片上是一家三口,男人女人和孩子。

  男人和孩子的样子褪色褪得已经看不清楚,应该是常年有人抚摸着它们所造成的。

  女人的样子与三奶奶有些像,应该是她年轻时候拍的全家福,只是不知道丈夫孩子遭遇了什么。

  老木柜旁边是一口盆架子,上面摆着一只铝盆和一条白毛巾。

  大门的左手边,是一张床,床不大,仅能容一人躺在上面,稍微翻下身子,估计就会掉下来,床旁边是一张长凳,凳子上堆了好些衣服。

  “三奶奶,我还是给您买个衣柜吧,您看着衣服随意丢着也容易沾灰。”佳佳走到长凳旁边,将衣服抱在床上,准备先将它们折好。

  “傻丫头,现在都什么时候了,还顾着那些事干嘛,这次叫你们来,主要是怕你们犯傻。”

  三奶奶走到灶口边缓缓坐下,拿起一把干松针,划了根火柴点上,火苗一下窜起,三奶奶将松针丢进灶内,又折了几根细柴扔了进去。

  顿时一股柴火香在窑洞内蔓延,三奶奶让魏无可搭把手,将搁在角落里的一个木桩子放进去烧,不一会儿,灶台里的火势就起来了,窑洞里顿时有种湿热湿热的感觉,铁锅里不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,只是盖着盖子,大家都不知道里面煮了什么。

  “来,孩子们,这屋子小,你们就随便找个地方坐。”

  等到火架起,三奶奶站起身,走到水缸旁,拿起水瓢舀了半瓢水,拿起锅盖,将水倒进锅里。

  只见锅里黑漆漆的,再加上水汽弥漫,哪怕是魏无可站在旁边也没看出来里面有什么东西。

  倒完水,三奶奶又打开碗柜,从里面抓了一把米,一把绿豆出来,又往锅里放。

  魏无可看这架势,还以为三奶奶怕他们饿着,准备熬一锅粥,只是当他看到三奶奶继而拿起灶台边的火叉,在锅里又是一阵翻搅,才知道此中应该是别有深意。

  这时候,邢乌桓虽然也好奇三奶奶在做什么,不过他更关心为什么三奶奶说怕他们犯傻。

  “三奶奶,您刚才说,去找我们是怕我们犯傻,是因为什么呀?”

  三奶奶低着头用火叉将木桩子往里推了推,“怕你们提防错了地方,在茶婆村,要防的是人,而不是鬼。”

  此时火又涨了几分,只是众人却觉得身上寒意一凛,三奶奶叹了口气,坐在灶口边的椅子上,一手杵着火叉,一边慢慢说着一件往事,而这件事,听入耳中,如天方夜谭,只是那谭水冰冷彻骨。

  故事的前半部分和徐老汉说的所差无几,当年大逃荒,村子里有人到处散布消息,说婴木林里野兔满地跑,野果满山坡。

  三奶奶拿着火叉戳了戳木桩,顿时灶台上冒出一阵火星子。

  “那一次,差不多有千来人进去,只是出来的再无一人,邻近有几个村子,自那以后就绝了。造孽啊。”

  “而当时散布谣言的人不是别人,就是当年当年村长的儿子,也就是佳佳叫做良伯的那人,之所以这么做,只不过是因为他偶尔听到了他爹说了个只有村长才能知道的秘密,也正是因为他的乱来,茶婆村才乱了套,我们也才知道这个祖祖辈辈瞒下来的事。”

  “那差不多是两三千年的事了,听佳佳她良伯说是周朝还是怎么,我也不懂,反正是当时有位将军带领部下追杀一人至此,本来那人跑到茶婆村已是绝路,将军当时也觉得追捕这件事快成了,便没有追的那么急。”

  “但都说狡兔三窟,其实那人并非慌不择路,只是他在此埋了无数金银珠宝,那一晚,他买通当地一村民,许诺重金,让他去说服将军的部将,如果部将能说服将军放了他,那他便愿意将这里埋下钱财的地方说出来,让众部将分了去。”

  “当时将军的亲兵只有八人,其他的都是从其他地方抽调的,好像那时候的皇帝也怕这将军他们那家子的人造反,就将他们家的人都打散在各处带兵,那些部下跟着将军跋山涉水早已叫苦不迭,而今有发财的机会摆在眼前,自然不想放弃。”

  “当时他们推出一人去禀明将军,但却被亲兵打个半死,自此,那些部下就知道此时难以善了,于是,当晚他们在将军及亲兵的饭菜里下了毒,那一晚,将军的亲兵全部战死,将军也是深受重伤。

  那些部将怕将军不死,到时候惹来更大的祸,于是便让其中懂阴阳之术的人去封住将军,无所不用其极,怎么恶毒怎么来,只不过凭他们的实力,最多镇压其百世。

  而将军也懂得一些阴阳之术,临死之时,在得知事实真相后,长叹一声,留下两行血泪,拔剑指天立诅咒。”

  “咒言说,那群叛逆之人,身为部下却不尽忠职守,罚其子孙百代在茶婆村为将军及众亲兵守墓,若出茶婆山,则有横死之祸,他们的后代即使老死,魂灵也将守在此处,借子孙气运还祖辈犯下的错。”

  “不过将军看着那些部下毕竟跟了自己那么久,心头一软,觉得自己身为将领,得此恶果,也自有其恶因,既然那些部下只是想要钱,那么子孙百代之后,这山中财物尽皆归他们子孙所有,而那时候,他只想带着亲兵离开这儿,魂归故土。”

  “所以这千百年来,身为村子里主事人,便一直不让村人离开这儿,生怕遭到无妄之灾,祖祖辈辈老死的人也一直守在村中,向子孙后代索债,去补先辈们的罪孽,本来就这样安安稳稳过百世就好,直到大饥荒那一年。”

  “算起来,茶婆村距离守墓百代已经过了九十八代,阿良他们是第九十九代,而婷婷他们这一代则是末代。那时候阿良的鬼主意多,在偷听到他爹说起这个秘密时,脑筋一转,便想着骗外人进来抵债,果不其然,这一招起到了奇效,当那些人一进婴木林,祖宗祠堂的香火木上,便刻了九十九道纹。”

  “后来,阿良又想骗更多人进来,只不过那时候无论有多少人进婴木林,第一百道纹始终不见动静,阿良也知道这法子用一次还行,第二次的话,估计得等十几二十年。”

  “但是阿良当时已经三十多岁了,若是等下一代还完债,他恐怕也去了,他不想那么这么潦倒一辈子,更不想辛苦一场只给后代做嫁衣,于是,他便对村子里的孩子下手了。”

  “而或许是因为沾了罪孽的缘故,村子里祖先的阴魂也变得暴虐起来了,这茶婆村,也越来越血腥了。”

  “而村子里原本有些人不愿意对自己的孩子下手,比如说秀姑娘老五他们,就被他们逼到了山上,阿五被逼疯,刘姐一家被逼死,阿毛带着孩子跳了井,如今婷婷和秀姑娘也出了意外,唉,造孽啊。”

  三奶奶叹了一口气,随手拾捡起几根小棍子,折断后扔进了灶台。

  “幸好当年卫阳来到了村子,当时村子里的人差不多已经是半人半鬼的状态了,卫阳一把火烧了茶婆山,让那些人以为我们都死了,然后偷偷用榕树朱砂拦了一道,村子里的人被阴气侵蚀地太重,阴阳紊乱,较鬼还不如,平时看着与常人无异,但身子却比常人僵硬了许多,爬不了坡也抬不了头,自然不会靠近村口。”

  “只是那些阴魂估计是沾了血的缘故,时常到后山晃悠,卫阳在茶婆山背面用朱砂拦了一道,阴魂不敢过去,我这里有白虎煞拦着,他们进不来,但时常在门外院外晃荡,总是吓人地紧,所幸白天阳气强的时候,他们不到靠近茶婆山南面,所以这些年我都是白天睡觉,晚上才起来一夜坐到天明,也不敢抬头到处张望,生怕看到他们,他们的眼睛里面,有那种要人命的寒气。”

  三奶奶说的慢,但越是这样,听得众人越是紧张心寒。

  如果是这样的话,那这一切似乎都说得通了。

  幸好当时没有叫佳佳去山下,虽说阴魂索不了债,但那些嗜钱如命的人,会要了她的命。

  见到众人皱着眉沉思,三奶奶继续说道:

  “所以啊,如果你们要去,别趁着阳气盛的时候去,恰恰相反,得趁着阴气盛的时候去,村子里的人睡了,你们才有机会,不然他们是不会放过你们的,毕竟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